|
|
|
| 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31集课程复讲 |
|
常明学长 |
|
|
如何对待别人提出的要求? 经文“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” 对待孩子的要求合理的才可以答应,不合理的一定要断然拒绝。不合理的要求答应下来,只能助长孩子的贪心和奢靡之风。等他长大了,我们就会进退为难了。我们也要告知孩子在答应别人的时候,要考虑自己能不能做到。 这个做事情符不符合学校的规定和老师的要求,是不是对他人有益。不要随便答应,要有信义、道义和恩义。 在我们成年人之间,也要注意不能轻诺。特别是当对方情绪很激动时有求于我们。我们也要先把心定下来,不能光顾别人的情绪。甚至受到对方的感染,事情可能都没了解清楚,听了片面之词答应下来,到时候事情不如预期,就很难处理。所以要急事缓办。当别人要求我们帮忙,或者一起去做某件事情。我们也要看自己的能力和条件是否成熟。纵然有热心、善心,也要考虑到如果因为我们轻率的答应下来,如果办不到就很尴尬,甚至有误会。 怎样才是会讲话? “凡到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” 讲话要训练,我们要不畏困难多练习就能有大进步。我们说好要有好的存心,说好是为了对方能够听见,利益对方。如果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,话说多不如少。 说好在语气和语调上要注重细节,考虑对方听感受和效果。 如何在是非中保持中立? “彼说长 次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” 来说是非者,便是是非人。来说是非的人一定有目的,一是来拉拢你,二是要诋毁别人。一个团体中有是非就会造成矛盾影响团结。我们应该多多包容,不要参与是非中去,保持中立的立场不要感情用事。要用理智对待。 “攻人之恶毋太严,当思其堪受”。当别人有过失的时候也不要太严苛,要看人家是否承受的起。而且实在说,我们不是当事人,如果我们自己去做也有可能犯同样的错误。要以宽容的态度相待,骂得太过分了。不但解决不了问题,还可能让事情更糟糕,情绪对立了大家心里都怪怪的。没有言语的争执,对他们也是一种力量。能让人静下来反思。 对于同事或朋友之间的是是非非,我们不要参与。但是对于团体公司事情要积极参与其中。我们希望把集体的事情办好,所以在开会做决策的时候,发现哪里做得比较不恰当的地方要指出来。对事不对人,有一颗真诚心大家也不会怪怪的。 如何分辨善恶?标准是什么? 善恶的标准在于存心,能利益他人的事往往是善,只要自己就可能是恶。正如《了凡四训》里云谷禅师说的,善有真有假、有是有非、有偏有正、有大有小、有曲有直。《弟子规》是善的标准 如何劝人为善? 凡是要劝一个人,不要劈头就把他不好德 一下子全讲出来,一般受不了。虽然他有接受别人劝诫的心,,但是也不可以一下子说出来。我们只要能做到“心诚色温,气和辞婉”,只要能用这样的态度去劝别人,能够宽恕、包容别人不足之处,用实际的行动必能感动别人。 “在成人的世界里面,人们不会听你说什么,人们会看你做什么”。 感恩师长!感恩大家!
|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
|
|